logo
首 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国防建设 |  国防文化 |  国防风采 |  党建工作 |  国防视频 |  关怀版
欢迎访问贵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贵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服务 > 行业知识 > 防空防灾 > 人防知识


你一定要了解的民防小知识,一起来学习吧!

贵阳市人防办 http://rfb.guiyang.gov.cn 发布日期:2024-11-19 17:46 信息来源:贵阳市国防办

 今年是国际民防组织成立93周年,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那关于民防,你知道多少?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民防知识

    (一)什么是人民防空?

     答:人民防空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行动。人民防空简称“人防”,外国多把民众参与实施的战时防空与平时救灾相结合,称为“民防”。

    (二)什么是国际民防组织?

    国际民防组织是在1931年成立的"日内瓦区国际协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始人为法国乔治·保尔,最初宗旨是在战时利用中立区保护老、幼、妇、残等非战斗人员。1936年瑞士人亨利·乔治任协会秘书长。1958年协会改名为国际民防组织。1965年联合国大会要求各国政府根据具体国情建立某种机构,以便能在必要时确定请求援助的等级和种类,尤其是协调救援行动(2034号决议)。许多国家遵照这个决议建立了民防机构,其任务是规划和协调灾害发生时的救援活动,因此,防灾、备灾、协调和灾后重建等许多措施是由国家民防机构管理和协调的。

    (三)人民防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全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人民防空在和平时期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抗灾,战争来临时掩蔽人员和物资,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时消除空袭后果。

    (四)人民防空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救援”的方针。人民防空的原则是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五)组织和个人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八条规定: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义务。这一条规定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一切组织和个人应得到的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是:防空疏散、掩蔽、医疗救护和救助,必须的生活供给,接受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等。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要依法履行的人民防空的义务是:参加人民防空建设,负担人民防空费用,执行人民防空勤务,保护人民防空设施,参加群众防空组织,接受人民防空教育训练,开展相互救助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要承担法律责任。

     (六)和平时期为什么要加强人防建设?

     答:人民防空建设关系到国家战略全局,建设任务艰巨,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靠临战状态下再去进行人民防空建设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和平时期,必须随城市发展而加强建设,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如果战争来临才准备,就什么都晚了。

     (七)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就是报知敌方空袭的信号。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长3分钟,有攻击预兆时发放,要求人员疏散)。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长3分钟,在我方将受攻击时发放)。解除警报(连续鸣响3分钟,在空袭暂时缓解时发放)听到空袭警报时,应就近进入人防工程隐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人防工程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在室内:可在钢筋混凝土楼房的底层、走廊或底层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厨房等处藏身。以上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靠墙角的桌下、床下卧倒,要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在公共场所:商店、影剧院、车站、码头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慌张、拥挤、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等处隐蔽,不要在高压线、油库等危险处停留。在空旷地: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边沟、土堆旁、大树下疏散隐蔽,迅速卧倒。

    (八)听到空袭警报的正确反应

      听到空袭警报时,应就近进入人防工程隐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人防工程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

     1.在室内:可在钢筋混凝土楼房的底层、走廊或底层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厨房等处藏身。以上条件不具备时,应立即卧倒,要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

     2.在公共场所:商店,影剧院、车站、码头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慌张、拥挤、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楼梯底层等处隐蔽,不要在高压线、油库等危险处停留。

     3.在空旷地: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沟边、土堆旁、大树下疏散隐蔽,迅速卧倒。

     二、常见的灾害类型及自救知识

   (一)如何应对地震?

     1.在室内

    (1)就近躲避,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也可快速跑到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

   (2)要趴下,使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但不要压住口鼻,同时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也可以蹲下或坐下,尽量把身体卷曲起来。

    (3)远离窗户、镜子、炉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等。

    (4)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或用被子、枕头等保护头部。

    (5)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

     2.在室外

     远离烟囱、水塔、高树、立交桥、高压线、路灯、广告牌等。

     3.被困废墟

    (1)保持冷静,保存体力。

    (2)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

    (3)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危险物,并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4)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5)注意户外的动静,伺机呼救,如敲击物体等。

    (二)如何应对洪水?

     1.突遭山洪袭击时

    (1)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

    (2)干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3)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被山洪冲走。

     2.被围因于低洼处或木结构住房时

    (1)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受困情况,寻求救援。

    (2)无通信条件的,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以呼救,让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漂流物,在水上转移。

    (4)干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3.高压线铁塔歪斜、电线低垂或折断时

     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者接近,防止触电。

(三)如何应对火灾?

     1.公共场所

    (1)拨打119报警,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

    (2)穿过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弯腰或匍匐前进。

    (3)逃生时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

    (4)无法逃离时,应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2.高层建筑

    (1)当下层楼梯已被大火封堵时,不要强行下逃,可到天台等安全地点等待救援。

    (2)如被困在高层呼救无效时,可在窗前挥动被单、毛巾等物,引起别人注意。

      3.森林、草原

    (1)判明火势大小、风向,迅速向火已经烧过或植物稀少、地势平坦的地带转移。

    (2)穿越火线时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过。

    (3)无法脱险时选择植物少的地方卧倒,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贴近坑底,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下面避开火头。

   (四)如何应对泥石流?

     1.泥石流多发地区

    (1)随时注意暴雨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

    (2)留心周围环境,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

    (3)在上游地区的人若发现泥石流征兆,应设法通知可能影响的下游村庄、学校、厂矿等。

      2.在沟谷内时

   (1)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

    (2)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

    (1)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2)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3)千万不要在泥石流中横渡。

    (4)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应选择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开阔的地方停留。

   (五)如何应对山体滑坡?

     1.山体滑坡前兆

    (1)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在近期有加长、加宽现象。

    (2)坡体上的房屋出现了开裂、倾斜。

    (3)坡脚有泥土挤出、垮塌频繁。

    (4)井水、泉水水位突然发现明显变化。

       2.发生滑坡后

    (1)保护好头部,向两侧逃离,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2)遇高速滑坡无法逃离时,不要慌乱,如滑坡呈整体滑动,可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

    (六)如何应对冰冻雨雪?

       1.步行

    (1)步行时最好穿防滑鞋,不在湿滑路面上疾行、奔跑,尽量扶好扶手或其他固定物。

    (2)走路时不要把手插在衣服口袋里,以免跌倒时不能及时作出反应。

       2.骑车出行

    (1)骑车出行要时刻警惕路况,减速慢行。

    (2)应保持安全车距,戴好头盔,防范摔跤造成的伤害。

    (3)尽量选择无冰、平坦路面骑行,不要猛捏车闸,不急转弯。

       3.驾驶车辆

    (1)驾驶车辆应及时安装轮胎防滑链条,低速行驶,在转弯、坡道、岔道处应观察好路况。

    (2)要避免超车、减少并线,减少制动次数,尤其避免使用紧急制动。

    (3)应与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保持安全距离,在路口和人行横道时切忌抢行。

   (七)如何应对冰雹?

       1.在室内

     应将自己置身于安全地带,尽量不外出。在室内应该尽快关好门窗,远离窗户。

       2.在室外

    (1)在室外突然遭遇冰雹,要迅速寻找遮挡物,如躲进室内、有封顶的公交车站等暂时躲避。

    (2)如没有遮挡物,应采取户外安全避险姿势:半蹲在地,双手抱头,全力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可将随身携带有包、文件夹放在头顶,降低伤害。

    (3)在开车途中遭遇冰雹,应把车靠边停下,注意不要把车停在可能有大型物体掉落的区域。

    (4)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事故,同时注意防雷电。

     三、常用应急电话

     110  报警服务电话

     119  火警报警电话

     120  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电话

     122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12119  森林防火报警电话

     12395  水上遇险求救电话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